中国、日本、欧洲的庭院或者园林设计有哪些不同?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区别? - 知乎
这是个大问题,有很多论文都在讨论。
先列个提纲,有时间再论。
首先,园林系统大约分为三个:东方造园系统,西亚造园系统,欧洲造园系统。
各自独立发源,并相对独立地发展。日本园林源自于中国园林,后独立发展。扬名世界。。
再,各自造园系统有各自的造园特点,基本可归纳为东方园林为自然式,欧洲,西亚为规整式。具体表现可分为:地形,道路,植物,建筑,水体等造园要素上各自的区别。
另,造园系统的区别成因复杂,可细究大致为哲学,文化,历史,气候,等几个原因。
可以肯定的是,园林是人类逃离现实世界的手段,
有过一个传教士说过:中国的城是方的,园林却是自由的。法国的城是乱的,园林却是规整的。中国历来皇权至上,文人趋向自由的渴望尤为强烈。欧洲战乱纷繁,黑死横行,自然混乱比君主规整还要可怕。
很大的命题 涉及历史 经济 人文 政治 地理 甚至哲学 宗教 很多方面的因素
问题范围太大了,具体想问哪一方面?园林定义太宽泛了。
第一是地域。地域气候决定植物种类,环境决定了文化倾向,和人的审美基础。
第二是文化。主要是宗教,西方伊斯兰教对园林规划的风格奠定了基础,基督教继承了一部分,然后夹杂区域性的文化习惯。
第三是设计师本人。当然所谓三分匠人,七分主人,个人喜好不考避免的有影响。
1、中国庭院的特点可以总结为:自然不着痕迹。
苏州园林也好,颐和园也好,往往依山傍水,使用假山怪石、亭台楼阁等都要依山水之势,不可以突兀。喜欢用镂空的屏障来制造空间感,用竹林等等凸显“曲径深幽”。颐和园即使是用挖湖的土填起山势,也看起来十分自然。
浪沧亭
留园
中国的文化讲究顺天应人、不与自然作对,所以在庭院景观的设计上,一般会配合周围的环境和地势地貌,使雕琢看不出痕迹。所谓:大音希声、大象无形、大巧不工。
2、日式庭院多以池为中心,堆土造山,配上草木石景,用水池模拟深谷流水、用山石模仿崇山峻岭、蓬莱仙境,将大自然中的景物和四季浓缩于方寸之地,更有禅宗的意味。水、石、植物、景观是它的四大要素。
庭院中的水既可以是池泉,表现出深山幽谷的感觉。
(奈良县明日香村)
也可以是枯山水,虽然没有实际的水,但是却用白砂代替了水,在方寸之间造出云海翻涌,仞崖千尺的景色。虽然布置极简,但是抛去了外在的繁杂装饰,反而有直指人心的禅意。
(京都龙安寺)
日本庭院里用各种自然山石的组合创景。
比如舟石,在禅宗的庭院里象征着到达彼岸之舟。
(莲花寺庭院)
或者有鹤石、龟石等
(明治神宫龟石)
各种植物在日式庭院中不可或缺。松树、樱花、燕子花等等。相对于不动不变的石头来说,植物会四季枯荣,是有生命有活力的,和石头形成了对比。
譬如形状特异的松树
或是日本传统的樱花。
(浜松城的樱花)
将日式庭院和其他庭院区分开来的,就是其装饰用的景物。飞石、石灯笼、手水钵等是日本庭院中最有特色的装饰物。
比如下图中的飞石,人可以踩在上面行走,不会被雨水和泥水打湿鞋子,既有观赏价值也有艺术价值。
石灯笼的来源本是佛教,是向佛祖献的灯。千利休首先将它引入到茶室的庭院中来,渐渐地其他的庭院也开始使用石灯笼了。
(金阁寺庭院)
上图也出现了手水钵这一个装饰品,原本是在寺庙中用洗手的方法,表示洗净了内心的烦恼和挂碍。在日式庭院里也很有禅意。
3、欧美园林始于古希腊,多以圆形、方形、菱形等几何图案,或某些具体造型为主,突出一种规整秩序的美感。特别是花园迷宫,更是用尽了手段去制造几何图形,也用各种雕像或建筑去装饰园林。
巴塞罗那奥尔塔迷宫花园
法国凡尔赛花园
加拿大布查特花园
一些宫殿式建筑的运用,处处都透出贵族气派。欧美的这些园林设计方法,受古希腊的影响颇多,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普遍认同数学和几何的美感,建筑园林的设计师们往往倾向于去做出雕琢最多,最符合心中形象的作品,这一点是西方和东方文化截然不同之处。